近日,国内新冠疫情爆发高峰,多地出现病毒超级传播再升级。此态势下,抗疫医疗设备、耗材、物资等需求也迅速增加。近日,国内就有知名医疗器械厂商两日便拿下1255.7万元的订单。我们缄默深知这将又是一场需举国上下,同心协力迈过的坎。
2020年疫情蔓延之际,我国对CT需求增长较快,市场规模达258.83亿元,同比增长率为14.9%。
而今,疫情再度袭来。据最新数据统计,截止1月17日,近一个月来河北、吉林、辽宁等地连续新增本土病例超1964人,全国无症状患者共746人。此外,据吉林省卫健委通报,当地出现1传81人的超级传播现象。此形势下,国内医械需求再次激增。仅两天,各地共已签下四单共1255.7万元的医疗器械订单。详情如下:
1月15日,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绵竹市第二中医医院紧急采购CT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告,联影医疗的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以***万元中标。
1月15日,北京市政府采购网发布医用X射线设备采购项目信息,联影医疗数字成像x光机、移动式x光机以总价***万元中标。
1月14日,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发热门诊螺旋CT中标公告,联影医疗的发热门诊螺旋CT以***万元中标。
1月14日,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采购CT项目合同公告,联影医疗的高性能多层螺旋CT以***万元中标。
为何联影医疗连续中标?无疑,在2020年抗疫一线超高强度的检查工作下,联影的设备尤其是天眼CT发挥了巨大能量,赢得了全国各地及业内的一致好评。
一战成名,价值突显
可见,经过抗疫的检验,许多医院已意识到联影CT尤其是天眼CT在疫情下的价值:最大程度减少了与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直接接触,降低交叉感染风险。
联影将“视觉引导”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,提出了“天眼”全智能扫描导航技术。使得天眼CT具有一键自动摆位,简化CT检查流程;自动确认定位框,减少因技师水平不同带来的失误的优势功能;同时也具有降低人员成本和患者辐射剂量的突出优势。
瑞金医院发热门诊的联影uCT528
据了解,截止2020年底,搭载了天眼AI的联影CT在全国的装机已近千台。AI技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,摧枯拉朽般席卷了CT市场,引领了新的技术方向。 尤其是对于疫情常态化的今天,能够真正惠及医院,这便是其创新的最大意义。
释放信号:立足创新,打破进口垄断
成单率之快,数额之大,不仅代表了国家对联影的肯定,更代表了国家在支持国产医疗设备自主研发创新上的坚定举措。据了解,联影医疗在2011年建立之初,便高举高打,誓要打破高端医疗影像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局面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信息,我国数字X线摄影设备所需要的核心部件除X线球管外,其余我国已全部实现自研自产,目前国产产品具有显著价格优势,联影以7.4%位列市场份额前三,GE医疗、西门子、飞利浦尾随其后。
产品梯队:CT、DR、MR影像设备强势
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,联影医疗的产品主要是三大板块:影像设备(诊断+外科)、高端放疗设备以及医疗云。
联影医疗产品体系
其中,影像设备最为强势。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生产了全线高端医疗影像产品,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仪(CT)、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(DR)、分子影像系统(MI)、磁共振成像系统(MR)、X射线(X-ray)产品。
其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,倒逼进口同类产品降价30%。从2016-2019年间,联影PET-CT、中高端DR均位列榜首;2019年CT及MR,分别位列第二、三位置。在2020年前3季度中,其PET-CT、临床实用型CT、中高端DR、移动DR均成业内榜首。
对于磁共振成像(MRI),1.5T作为市场主流产品,其性能基本满足医院临床需求,此市场已成为国产厂商的必争之地,国内多家厂商均已推出1.5TMRI产品,国产化率有望不断提高。目前联影医疗成长迅速,市场销量已超过飞利浦。
此外,3.0T产品国内只有联影医疗推出,技术含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。联影医疗基本实现高场MRI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生产,有望与进口厂商在同一平台上竞争。
总的来说,联影医疗已经在高端MRI、 PET-CT等方面打破了进口垄断,成为了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领导者。
全球布局,中国和美国市场为主
联影医疗的全球战略布局
联影医疗在全球布局研发网络,除了在上海、武汉、深圳等地,还在美国休斯顿、克利夫兰和康科德分别成立了3个研发中心,专注于MR、PET-CT、CT、RT等产品的研发和前沿技术探索。集团化形势下,各种新技术的相互融合与创新,都使得其在2017年估值就已超300亿元,一直是受资本市场关注的独角兽。
需要看到的是,目前仅就我国CT产业而言,其核心工艺、核心材质上的关键技术被国外龙头企业布下大量壁垒。在国家大力支持创新,推进发展的政策环境下,我国许多械企也正不断寻求技术突破与科研创新,加速实现弯道超车。国产替代进口,指日可待!
来源:医信通